媒體專區
為您提供及時的新聞資訊
南宋巔峰時代:成就了多少精彩?
南宋巔峰時代:成就了多少精彩?
“從來沒有一個王朝,如南宋一般,宛若蛻變中的蝴蝶,在掙扎中綻放絢爛的羽翼,從一開始就將它的精致與脆弱暴露在夷族的鐵蹄之下。在你為它的半壁殘垣惆悵哀嘆的時候,也不禁臣服于它臻于極致的嫵媚與嫣然。”
重科舉教育,興禮樂文治,商品經濟發達,海外貿易繁榮,科技創造眾多,文化思想鼎盛。
“世界偉大海洋貿易史上的第一個時期”“東方的文藝復興”“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百家爭鳴”……在中外學者對南宋的高度評價中,那個文明而富庶的朝代緩緩向我們走來。
為南宋“平反”
還歷史一個真實的面目
一、民生富庶
南宋城市繁華便利,民物康阜。宋人注重衣冠打扮,講究生活品味。飲酒品茶,焚香插花,琴棋書畫,自在悠閑。這不僅反映了南宋富裕的經濟,也表現出了文人雅士的藝術品位。
1. 珍饈嘉肴 —— 南宋人的飲食
南宋人一展中華民族的吃貨屬性,一遷到南方就改變了江南地區以稻米為主的飲食結構,形成了以米面為主食、南北食并存的飲食格局。
宋人愛吃,追求飲食的精致、時令,無論是街頭小吃還是豪華宴請,都是種類豐富、變化多樣的;宋人愛酒,因此南宋酒的產量極大,見諸記載的酒名就有六十多種;宋人愛茶,茶肆林立,有著分別適合文人士夫聚會、富家子弟娛樂、各行各業交易、三教九流往來的茶館。
2. 服章之美 —— 南宋人的服飾
古代有嚴格的服飾制度,種類、色彩、材質等都有明確的等級劃分。然而追求時尚的南宋人以熱切的愛美之心沖破了貴賤等級的階級堤防。無論士族庶人,衣著皆崇尚綺羅靡麗、時樣奇巧,各個都是追求時髦的時尚達人。
南宋女子自不用說,穿美衣、戴華飾是基本標配,化起妝來比現代人還要復雜許多。而“堂堂須眉”愛起美來那是連“巾幗”都害怕的,南宋兒郎們身上佩戴的金銀飾物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插花簪、戴玉佩,走起路來“叮鈴啷當”響。
3. 賞心樂事 —— 南宋人的娛樂
大概是古代的娛樂項目太少,南宋人秉著瘋狂慶祝每一個節日的原則不動搖,逢年過節便要好好娛樂一番。比起我們現在以“吃”來過節的單調,宋人過節的形式可就豐富多了。
新年放爆仗貼桃符,元宵觀燈猜燈謎,寒食清明插柳踏春,端午懸掛午時符,七夕乞巧,中秋賞月放水燈,重陽登高賞菊,除夕驅儺守歲……
此外還有焚香插花、弈棋百戲、西湖泛舟、錢塘觀潮等。無論是富家巨室,還是陋巷貧民,莫不對時行樂。
二、商業外貿
不同于傳統的“重農抑商”,宋代極其重視商業和海外貿易,施行“農商并重”的國策,并由此帶來了中國經濟史上的“商業革命”。南宋豐饒的物產、發達的手工業、便利的水陸交通、繁華的城鎮集市以及開放的經濟政策,為商業外貿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南宋商稅加專賣收益超過了農業稅的收入,改變了宋以前歷代王朝農業稅賦占主要地位的局面。當時南宋的經濟總量已占世界的60%,最大的城市臨安府和成都府人口已過百萬,而此時歐洲還處在中世紀的黑暗統治下。
南宋開辟了古代中國東西方交流的新紀元,通過官辦和私營兩種途徑大大擴展了海外貿易,形成了南宋萬余里海岸線全面開放的新格局,貿易范圍從南洋、西洋直至波斯灣、地中海和東非海岸,史稱“海上絲綢之路”。這種盛況不僅唐代未見,就是明清亦未能再現。
當時進口商品以原材料與初級制品為主,而出口商品則以手工業成品為主,這表明其外向型經濟在發展程度上高于其外貿伙伴。
三、百工競巧
南宋工商貿易發達,手工業興盛。隨著北方手工業者的大批南下和生產技術的傳入,手工業迎來了南北技藝相互碰撞、融合創新的嶄新局面。南宋的手工藝既精巧細致,又注重實用。
最能代表宋代手工業成就者莫過于瓷器。被“靖康之難”的血雨腥風無情撲滅的北宋官窯的熾烈爐火在江南的青山綠水間重新燃起,碰撞出新的火花。
還有傾銷全國、款式多樣的湖州銅鏡,愛美的宋人人手一面;名震四方、漆藝高超的溫州漆器,提升格調的家居必備;惟妙惟肖、浪漫天真的復古玉器,彰顯品味的裝飾神器……
四、科技繁榮
英國學者李約瑟說:“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
經濟的富庶、政府的鼓勵,促進了宋代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宋朝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發明創造最活躍的時期,中國歷史上一半以上的重要發明都自宋朝。
南宋承繼北宋,重建科技,將諸多方面的科學理論和應用技術推向了新的高潮。如果當時有諾貝爾獎的話,宋人估計都拿得手軟了。
天文地理、農田紡織
南宋時人口的增長使農田的開墾、稻麥的培育、棉桑的種植達到了新的高度。農業生產的技術和理論取得重要成就,農桑園藝專門著作大量出現,圍田滿遍,水利大興。統治者重視天文研究和歷法編撰,測繪星象以掌握農時。
雕版印刷
南宋社會讀書應舉氛圍濃厚,印刷技術發展,版印書籍在數量和質量上遠勝前朝。中央和地方官府、學宮、寺院、私家和書坊都從事雕版印刷,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崇尚學問,推廣文化。
火藥 南宋時期發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槍。管形火器的出現,開創了人類作戰史的新階段?;鹚幒突鹌髟?3世紀中期傳入阿拉伯,后來傳入歐洲。
冶煉法 南宋發明了“冶銀吹灰法”和“銅合金鐵”冶煉法;開始使用焦煤煉鐵(歐洲人在18世紀時才發明),是中國冶金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
絲綢 南宋蠶桑絲綢生產,已形成了一整套從栽桑到成衣的過程,為明清的絲綢生產技術奠定了基礎。
造船業 宋代的發明使航海技術跨入了海洋時代,遠洋的商船可裝載1000多人,航行于世界各地,令世界各國驚嘆不已。
五、文化鼎盛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相對輕松的政治環境和輿論氛圍,造就了文化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南宋時期文化成就璀璨奪目,被譽為“東方文藝復興”時期。
行在國子監補充太學生牒抄件
百家爭鳴
南宋思想流派紛呈,維持了近百年學派間互爭雄長和欣欣向榮的景象,形成了繼春秋戰國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次“百家爭鳴”的盛況。尤其是朱子理學的誕生,將儒家思想發揚光大,此后對中國思想史、學術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文化教育
南宋尊奉“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訓,“以儒立國”,優禮文士,提倡文治,重視科舉,官學、私學得到有力扶持,書院發展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教育的興盛帶動了刻書、藏書之風。
文學藝術
宋詞在南宋達到鼎盛;宋詩在唐詩之后另辟蹊徑,開拓了宋詩新境界;南宋話本小說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小說的發展已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南宋戲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戲曲藝術的成熟。
宋代還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鼎盛時期,標志著中國中古時期繪畫的高峰。北宋宮廷畫院崇尚嚴謹細致的寫實作風。宋室南渡后,在臨安望江門一帶重建畫院,匯聚當時名家巨匠。此外,注重抒發主觀情志的文人墨戲畫興起,山水畫風趨向簡率豪放,在畫院外別具一格。
釋道并崇
南宋統治者推行尊佛崇道的宗教政策,優待有名望的僧人與道士,重視經典的研讀與傳播。南宋佛教提倡儒、佛“共為表里”,世俗化程度漸深,各派別之間不再有嚴格的界限。道教也在佛教禪宗的影響下衍生出金丹派南宗。宋孝宗則以皇帝之尊著《原道論》,提出“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形成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
人們在評價南宋時往往將南宋朝廷作為對象,認為其腐敗、積弱。其實所謂南宋,并不僅指朝代,更是指那特定的歷史階段。今人應該從“人民群眾是歷史主人”的觀點出發,全面辯證地評述南宋,南宋的輝煌和偉大不應被否認。